• 运河大家谈|宫磊:从《张秋志》看运河古镇的历史繁华
发布于 2017-12-13 07:12:55

元明清时期,京杭运河穿镇而过,张秋以一个小镇的身份跻身京杭运河九大商埠,又列为山东三镇之一。清康熙九年,《张秋志》编修,这是山东仅存的两部古镇志之一,从中,张秋镇历史上的繁华风貌皆可再现。齐鲁网记者专访了聊城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编务科科长宫磊,通过一部史书来分析张秋镇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作为著名的运河古镇之一,张秋镇在漕运发达时期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它在辉煌时期的社会风貌?

  宫磊:张秋在地图上是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凹槽地带,每到秋季水涨船高的时候,就成为一片沼泽,古人称之为“涨秋”。后因民间忌讳“水”字,而改成“张秋”。在宋代之前,张秋籍籍无名,史记中鲜有记载。元世祖忽必烈令水利专家郭守敬设计修建了会通河,此后大运河从张秋镇中穿镇而过,张秋开始掀起了繁荣的序幕。

  张秋在运河史上的作用,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说。

  首先,张秋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张秋位于京杭运河和大清河的交汇之处。向北200里是临清,向南200里是济宁。从往远处看,它又位于北京和南京的中间,沿着大清河往东走300里就是泺口,所以说张秋的交通优势非常明显。

  第二,张秋是位于运河中枢的闸河重镇,从京杭运河的纵剖面图可以看到,山东段运河海拔线几乎是整个运河上最高的一段,而张秋这一段也是重闸密布。张秋段运河全长45公里,其中坐落着重闸7座,小闸3座,坝3座。这些闸和闸之间远的有10里,近的只有2.5里。因为水量较少,这一段的河闸有着严格的启闭制度,所以说漕船、游船、客商,会大量的被滞留在张秋,他们的吃、喝、游、玩,给张秋造就了繁荣。

  第三,张秋是举足轻重的运河行政中心。在元代开通会通河以后,就把都水分监设在了张秋,专管北河地区的水道治理与漕船航运。明朝初年,明政府就在张秋设置了工部分司来管理整个河道修建、漕运。后来以济宁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张秋又是北运河的行政管理中心。张秋还是拱卫京师的战略要地,京杭运河因漕运而修建,当时张秋镇上密布着9座储存粮食的水次仓,每次农民起义的时候几乎都会攻占张秋、抢夺漕粮、截断粮道。明清之际的政府,经常在张秋设置重兵,甚至还曾设置洋枪队来驻守。

  第四,张秋的重要位置塑造了张秋的繁荣。历史上,张秋镇的城池规模很大,比当时的泰安府城还要大。据《张秋志》记载,它的城池有九门九关厢、七十二条街、八十二胡同。这72条街还分3个县来管辖,其中东阿县管23条,寿张县管28条,阳谷县19条。72条街之外,还有专门让马车来行走的车道。此外,张秋的商贸业也很繁荣,有二三十个行业,仅仅是贸易的牙人(中介)就有280多家,牙人税就有二百金之多。

记者:如今的张秋古镇,都保留着哪些重要的文化遗产?

  宫磊:张秋镇文脉深厚,遗迹众多,绝大部分文化遗产都是因运河而建或因运河辐射而生上。据统计,张秋镇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有1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3处,市级8处,县级3处。

  从类别上看,一是古人类生活遗址,比如在景阳冈龙山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古城址。聊城境内的9座古城中,龙山文化古城又分为三个级别:都、邑、聚,景阳冈城和教场铺城中发现了祭祀的台基,是一级城“都”。

  二是历史名人遗迹。明清之际,张秋镇人才辈出。清代张秋曾出过两位进士,吏部侍郎张令璜和兵部侍郎周天爵,他们的墓地都保存了下来。

  三是运河遗迹。张秋镇是一处较大的综合性运河城镇遗址,张秋上下闸、张秋码头等运河沿线河道工程,城隍庙大殿、山陕会馆和陈氏民居等运河两岸建筑,还有挂剑台、五体十三碑、任疯子传说等文化遗迹。其中,五体十三碑是明清历代名人题刻的十三块石碑的合称,碑上刻有13位作者的26首诗,书法五体兼备,价值很高。

  记者: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张秋镇也加快了小城镇提升和运河保护利用的进程,对于下一步运河古镇的发展,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宫磊:现阶段,京杭运河旅游开发呈现“南热北冷”的趋势,但整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沿线各城市运河文化定位同质化现象突出,差异性较少。张秋运河两岸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较多,京杭运河停运之后,张秋古镇迅速没落了,这从另一方面来说反而保护了这些文化资源,避免了大规模的破坏性开发。

  随着运河申遗的成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已经十分普遍。聊城市委、市政府也十分重视运河的开发,下一步,应该在充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疏通淤塞河段,引入新的水源,沟通聊城段运河,利用运河串联周边文化节点,形成一个整体的文化景观系统,增强沿运河旅游的影响力和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