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画说运河——江苏美术家采风写生创作活动”是江苏省委宣传部交给省美协的重点工作。6月7日江苏省美协组织70位山水画家奔赴大运河沿岸写生采风,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画家们深入生活,精心构思,认真创作,部分画家已经进入创作阶段,有的已经完稿。8月13日上午,江苏省美协佘玉奇和高建胜、崔勇、吴嫔、赵名釜一行,走访了华拓、徐善和黄戈等画家。
华拓是新金陵画派的重要成员,今年80岁,是“画说运河”采风写生队伍中最年长的一位。他与年轻画家一起实地考察,一起写生,一起交流,过后大胆构思,四易其稿,创作完成了两幅作品,一幅是“周总理梅下读书”,一幅是“运河两岸柳色新”。
华拓先生把周总理所种一品梅作为创作对象,描绘一幅周总理在梅树下读书的景象。他说中国大运河是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民族流动不息的血脉。两千多年来,滋养了两岸花草树木,也养育了运河两岸的优秀儿女,周总理便是最杰出的一位。华拓说“画说运河”就是要分析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从大运河历史变迁中激发灵感,用激情画笔把运河文化、运河精神、运河风情、运河故事描绘出来,让人们在对大运河文化更高水平、更高形式的展示中,接受文明滋养,增强文化自信。
第二幅“运河两岸柳色新”。一河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几棵杨柳树占据了一半画面,阵阵和风拂面过,条条绿柳映水中。画面近处是停泊的船儿,远处是繁忙的水上运输,更远处则是高楼和远山。华拓继承和发扬新金陵画派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运河的变化,描写人民幸福生活,体现了“笔墨当随时代”的创作理念。
华拓表示自己八十岁还能参加“画说运河”这样的美术盛事,填补了没能参加上世纪六十年代傅抱石先生率领的两万三千里写生活动的遗憾。同时,这次活动激发了自己的创作活力,他将更多地深入生活去发现美,为人民立传,为祖国喝彩!
徐善是傅抱石纪念馆馆长,他认为“画说运河"采风创作活动很有意义,上世纪六十年代傅抱石带领江苏画家二万三千里写生活动,创作出一批时代经典,奠定了新金陵画派的历史地位,至今深刻影响着当今画壇。运河有近两千多公里,流经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有画不完的风景,讲不完的故事。这次创作一定会出现有精骨、接地气的好作品。他接到任务后,精心准备,反复斟酌,起草小稿,已进入创作阶段。他表示,要认真构思把运河两千多年的底蕴表现出来,要把运河历史变迁描绘出来,为人民造像,为山河立传,为江苏美术再创辉煌作出自己的贡献。
黄戈现任傅抱石纪念馆副馆长。他说,自己是一名年轻画家,有机会与前辈大家一起投入创作活动,十分荣幸。在前辈身上不仅学到了精湛的创作技法,也学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更学到了他们的人格品质。黄戈创作的画作,以浙江大运河入海口处作为创作对象,表现的是青山碧水蓝天,生态文明城市和谐建设主题,体现了人与天地精神往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了对大运河未来发展的构想与期待!
佘玉奇与画家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表示要努力做好服务、联络、协调工作,为美术家创作营造良好环境,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变迁和人民幸福生活的精品力作,奉献给这个伟大的时代。